巍巍的馬鬃山不會忘記,有這樣一群青年,他們從五湖四海而來,在塞北荒漠追逐筑核強國的夢想。
茫茫的戈壁灘不會忘記,有這么一支隊伍,他們常年在結構復雜、設備繁多的受限空間穿梭,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,奉獻青春。
他們就是中核華辰甘肅項目部綜合隊,在戈壁灘上沿著先輩的足跡,踐行強核強國的誓言。
青春的方向,是到最需要的地方去
2018年7月,還在福建的曹永樂接到公司的調動通知,毅然背起行囊,從煙雨江南轉戰塞外戈壁。
那時,正值甘肅項目施工大干,剛領完結婚證還沒來得及辦婚禮的他揮別妻子,火速前往報到。得知丈夫要去戈壁灘工作的妻子淚眼婆娑,滿眼不舍地叮囑:“到那邊要照顧好自己,需要什么東西我給你寄?!?/p>
從西安到嘉峪關,15個小時的車程,1430余公里,是他這輩子走過最遙遠的旅程。由于當時生活設施簡陋,上崗的第一天,曹永樂便住進了項目部大門口臨時運來的集裝箱里,強烈的紫外線曬得他皮膚火辣刺痛。
作為綜合隊副隊長,曹永樂認真梳理施工邏輯,將節點細化,帶領團隊加班加點推進施工進度。同事們都知道,曹永樂除了每天休息和吃飯時間,其余時間不是在辦公室研究圖紙就是在現場奔波。綜合隊資料員程錦香回憶說:“同事們勸他悠著點兒,他卻說,時間緊迫,要爭分奪秒,多干事?!?/p>
從2021年5月底至2022年4月,在曹永樂與綜合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,綜合隊總共移交系統100余個,移交完成率在項目參建單位中名列前茅。他們把最多的時間獻給了祖國核工業,把最美的青春留在了戈壁灘。
青春的蛻變,是在反復錘煉中磨礪
“三年前,我們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扎下了根;三年來,我們見證了項目節點建成的一個個重要時刻,在強核強國的道路上也留下了我們奮斗的足跡?!泵慨敳苡罉分v述起大家的奮斗故事,作為親歷者的王保國、蔡鑫等人都會感到驕傲和自豪。一幕幕情景又在腦海中重現……
“領導,我想去!”
“你知道戈壁灘的環境有多艱苦嗎?”
“我有這個思想準備!”
2019年7月,王保國和蔡鑫通過選拔,懷著對核工業的憧憬,相繼乘上了前往嘉峪關的火車。
初到戈壁灘,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學會適應。為了盡快適應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復雜的子項結構,他們每天頂著酷暑跑現場,冒著風沙學技能,對著圖紙勘察子項,溝通設計研究施工方案,琢磨安裝工序流程和設計要求。
為了按期完成業主制定的節點任務,他們斗志昂揚,以苦為樂,認真鉆研每一項工藝,精細安排每天的任務,嚴格遵守施工要求,在艱巨任務中不斷錘煉自己,快速成長為現場施工的多面手。2021年5月,蔡鑫負責的子項順利移交,成為綜合隊第一個系統移交的子項。
綜合隊很多子項安裝物項繁雜,多專業交叉,安裝空間有限,質保等級又高。為推進施工進度,綜合隊很多人都選擇晝夜作戰?!疤幚韽碗s子項不僅是對我們能力的考驗,更是對我們毅力的考驗?!币淮问┕訂T中,曹永樂堅定的語氣鼓舞了很多青年員工。
把基礎的事情重復做,重復的事情用心做。他們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摳,一個方法一個方法試,在不斷試錯中摸索施工工藝,總結復雜技術應用和施工方案論證要求,積累土建安裝經驗。經歷過無數次實踐后,綜合隊無論是節點控制,還是子項移交,均積累了豐富經驗。
擼起袖子,不忘初心,他們為忠誠而生、為夢想而搏、為使命而戰,在戈壁上演繹青春夢想,與祖國強核夢一起出彩。
巍巍的馬鬃山終將牢記
茫茫的戈壁灘不會孤寂
中核華辰的青年骨干
毅然奔赴“戈壁灘”
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
擔苦、擔難、擔重、擔險
用青春和熱血
在強核征程中
踐行新時代核工業人的
使命擔當